为什么秦国国君是嬴姓赵氏?秦人祖先来自哪里?一文说清楚
《史记》中关于秦始皇的出身记载非常简洁。书中提到,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。当年秦庄襄王在赵国做人质时,看中了商人吕不韦的姬妾赵姬,便娶她为妻,生下了秦始皇。这件事发生在秦昭襄王四十八年(公元前259年)正月,地点在邯郸。秦始皇出生后取名为政,随母亲姓赵,所以全名是赵政。
在汉代出土的《赵正书》竹简中,也明确称秦始皇为赵正。这说明在古代文献中,秦始皇确实是以赵政或赵正的名字被记载。但有趣的是,我们现在更熟悉的是嬴政这个称呼,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课本中。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:秦始皇会有两个不同的名字吗?这就要从秦国的姓氏制度说起了。
根据《史记》记载,秦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黄帝的孙子颛顼帝。传说颛顼的后代女脩在织布时,吞下燕子掉落的卵而生下大业。大业的后代大费(又称伯益)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,被舜帝赐予嬴姓。这个神话故事虽然充满传奇色彩,但反映了秦人对自己祖先的记忆。
展开全文
在古代,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姓代表家族的血缘起源,是永远不会改变的;而氏则是家族的分支称号,会随着封地、官职等发生变化。嬴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,其他七个古姓也都带有女字旁,这反映了母系社会的遗存。只有贵族才有氏,平民只有姓。
秦始皇的赵氏来源于他的祖先造父。造父是周穆王时期的驾车能手,因功被封在赵城,其后代就以赵为氏。造父这一支后来建立了赵国。而秦始皇的直系祖先恶来(造父的堂兄弟)的后代非子,因善于养马被周孝王封在秦地,但依然使用赵氏。所以秦始皇完整的称呼应该是嬴姓赵氏,名政。
秦国和赵国其实同宗同源,都是嬴姓赵氏。他们的祖先在蜚廉的两个儿子(恶来和季胜)时分家。虽然几百年前是一家人,但在战国时期却成了死对头。直到秦汉以后,姓氏才逐渐合并,不再区分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都统一用姓氏这个词了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